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毕业生:
大家好,我是18届美学专业的研究生余淼,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毕业生中的一员发言。
回想起来,我在中南、在文新院已经待了七年之久,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青春年华里一幕幕璀璨的记忆,都和这所学校、和这个学院紧紧缠绕在一起。七年间,我经历了两次毕业,上一次的时候我和老师们一同欢送了15届的毕业生,像是还驻守在原地的士兵未能对“离开”有更深的感触。但这一次,在今天,我看着老师们亲切的笑容,看着同学们可爱的面庞,我意识到自己即将和大多数的同学一起走出校园,离别的真切开始渐渐涌现出来,而我眼前这温暖融融的氛围,则更让心底的留恋和不舍瞬间发酵。
记得研一的时候,曾有人问过我,为什么研究生阶段还要选择在同一个地方读书,是否会觉得无趣,我也曾问过自己这个院有什么让我如此留恋。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对自己,对这里还有很多的好奇。我不仅想知道自己还能有怎样的成长,会遇到怎样的益友同窗,也想知道下一次和欧阳老师比赛拔河会是怎样的战绩,再找马书记请假会得到怎样的嘱咐,也想知道欣姐的二胎是否会在我们毕业前出生,混进我们中间毫无违和感的唐苗老师三年后是否还是小鲜肉,还有我亲爱的舍友杜影影和她的全院最高男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领证。
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在文新院,三年的旅程则绝非独行,而是在师长和同学的陪伴中温柔却有力地成长。是老师们在学业上的谆谆教诲,生活中的悉心关怀,让我们的求学之路明朗又开阔。那些向老师们的每一次求教,与老师们的每一次交流,都像是在获取打开知识宝藏的密码。那些从老师们身上感受到的对学术的执着和严谨、对生活的珍视和认真,对生命的悠然和通达,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的品性。我们聆听过杨雨老师人气满满的讲坛,拜读过阎真老师劲道犀利的作品,也收藏过刘泽民老师越来越上镜的新闻照。我们在白寅老师的聚会上品过最醇香的酒,也在纪海龙老师的课堂上听过最有趣的往事。而我们三五好友一起游过的岳麓山和梅溪湖,一起聊过的日常琐屑与人生理想,一起占过的图书馆和食堂座位,一起庆祝过的收获和喜悦,一起分担过的困难和忧愁,都像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把青春写成一首浮生作伴潇洒激扬的歌谣,即使岁月流转,也依然能唱出悠长的韵律。
我们的校园时光就要在这个盛夏带着喧闹和淡淡的伤感结束了,我忽然明白了为何要将毕业选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大概是期望这热烈的温度可以融化掉离别的依依不舍。或许我们还能多拍几张照,给彼此一个拥抱;我们还能向老师道一声感谢,向好友说一句珍重;我们还能再去一次图书馆找一本心仪很久的书,再去一次食堂尝一口熟悉的味道。我们把那些回忆里笑过的闹过的,痛过的哭过的,骄傲过的感动的,都变成人生中流光溢彩的烙印,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底气,带我们飞过高墙,去往更广阔的地方。
自此一别,我们即将四海远行,或沿着学术的道路继续攀登,亦或在工作岗位上付出自己的力量。但我想无论走向哪里,我们都会记得,在学校学院的这片沃土上,我们学会了向善求真,也学会了经世致用;学会了小心翼翼打点自己的人生,也学会了为他人泪流满面;学会了“文心灵动,卓尔不群”,也学会了“同情之了解,了解之同情”;学会了活在当下,也学会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把勇气和担当镶嵌进生命里,怀揣着一个文新人的清澈和坚韧,打包好师友的希冀与情谊,踏上新的征程。前途漫漫,愿我们都能长成更坚实而挺拔的树,去守望心中梦想的明月。
情深纸短,祝福万千,惟愿全体老师万事胜意,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希望我们再见时都是更美好的样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广播电视学1401班的孙文豪,十分荣幸可以站在这里作发言。请允许我以文新院230分之一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向全体文新院的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四年以来的栽培与坚守,是你们赋我思想,助我成长,育我希望。
今年的中南,十八岁了。我们看着中南大学少年初成,我们也在学校的努力下成为了双一流A类高校的学生,而我们在中南的日子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天了。在最后短短几天里,我还想再去南校操场跑跑步,再和宿管阿姨聊聊天,再到图书馆四楼读读书。从我们入校的第一天开始,医工彰著就是中南大学的标签,现如今,中南也因我们而人文馨芳。文新院14级的同侪们活跃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校园媒体等各个方面,中南大学记住了我们的名字,中南人也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身份记忆。
送别是六月的主题曲,文新院是我永恒的情思。长亭外,古道边,吟诵了一百年。以前都是在学校的广播里听到,现在却成为了我网易云单曲循环的歌曲。我们或许还要向鲁迅道别,向施拉姆道别,向萨特和波伏娃道别,但是我们不向白老师道别,不向范老师道别,不向所有文新院的老师道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我们要远走,你们却是回头。我们一定相逢有时,但现在先请你们不问归期。
半个月前,我与其他七位同学、八位老师一同登上毕业生晚会,朗诵《再见中南》。原本我以为只是来参加一个毕业生晚会的节目,意料之外的是,我却真实的被这首由伊艺飞同学创作的诗歌感动。我带着笔和纸,我的热情和我的脆弱来到文学院,而我将保留着寂寞、不安与恩师的叮嘱离去。我们还留在今天,留在可以只谈理想,不谈现实的最后一天里。我们要守住,守住这最后一天,守住生命最初的样子。十天前,我在湘江中路地铁站告别普天启,不到毕业我也不知道,原来我们真的已经学会了为他人泪流满面。
远走的汽笛声一如我们离别的叹息,在这座楼里,在麓山脚下,还翻涌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会记得林聪写的长沙凉了,也会记得张声龙吟唱的雨霖铃。我会记得小晏老师在课堂上板书明朝十六帝,也会记得杨雨老师带我们吟诵青青子衿。也许有一我也会遗忘,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就一定再来一次麓山南路,再来吹吹这里的风。
我们虽然离开了文新院,但文新院的气质却是跟随着我们一生的。新闻教会我面对现实,文学却教会我超越现实。求索的执着已经注入我们的肌理与灵魂。我们要做世界上最主要的怀疑者和同情者,要做社会上痛苦和谎言的见证人。我们不仅要追求自由,更要能享受孤独。我们要含而不露,我们更要坚如磐石。
四年的书已经送给了学弟学妹,毕业论文也许不会再翻开,就连中南大学的校徽也已经要上交给学校。大学的一切一切,就好像是虚假的梦,只有时间是真的。四年太短,而离别的这一瞬好长好长。但我知道,离别是下一次相聚的开始。懂得相聚时的温馨,便知道离别也是欢喜。在今天,让我们把通往远方的门关上,再饮一杯酒,再回一次头,再用力的相拥一次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