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和5月21日下午,武汉大学昌切教授莅临我院329会议室和230会议室分别作题为“郁达夫:之间的质夫”和“弃德而就英法——近百年前浪漫主义中国行考论”的学术讲座。文新院王攸欣教授主持讲座,我院部分师生参与学习。
在“郁达夫:之间的质夫”讲座中,昌切教授从郁达夫其名、其作、其诗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他说,在郁达夫的小说中,一个名为“质夫”的人多次作为主人公出现。“质”即砧板,有任人宰割之意,“质夫”,其实是郁达夫的自我画像,认为自己是“被钉在砧板上的人”,而通过对郁达夫其他作品的分析,昌切教授认为,“质夫”其实也是郁达夫眼中的中国形象,即:贫病交加下的抑郁与忧患、敏感与感伤、自卑而自尊等。
对于郁达夫作品的特点,昌切教授认为,他的作品实则是一种糅合了古今中外的杂交变体。他的小说偏向于自叙传,其间往往体现一种复杂的民族主义情感:一方面视自我为弱者,视他者为强者;一方面又不甘示弱,谋求自强以与强者相抗衡。他的诗作则多为古体诗,无论是风格还是技艺都在近代独领风骚。但其中也不乏跨语际与跨文化的诗作,例如《沉沦》中对海涅诗的翻译,既保留了原作的原意,又凸显出一种中国诗歌的古典美。
在“弃德而就英法——近百年前浪漫主义中国行考论”讲座中,昌切教授通过大量的中西方原始文本的阅读去求索真相,旁征博引了多位学者,如茅盾、郭沫若、胡适等的译作特点和关于浪漫主义的理解,梳理出浪漫主义在文化旅行中变动的过程及原因。
他认为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中国学者对外来文化常采取“应我所需,用随我愿”的态度。因此,面对建立西方民主国家的现实政治需求,近代中国学者采取了“弃德而就英法”的路径,从此“西方的浪漫主义扛上了启蒙和革命的大刀凯歌行进,浪漫主义摇身一变成为他所敌视的启蒙主义的忠实伴侣”。昌切教授认为中西反向的思想路径耐人寻味。
昌切教授简介:
昌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著有《思之思: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清末明初的思想主脉》《世纪桥头凝思:文化走势与文学趋向》《思痕集》和《众声喧哗与对话批评》等,译有《语言学与小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